過去幾十年來,那些憂國憂民的社會團體們總是在每年的此刻出來表達對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早先當然還沒發生福島事故,之所以每次都選在這個時間點真正的原因是春天氣候比較溫和,是一個不用開暖氣也不必開冷氣的好季節,這樣才能心安理得的在街頭宣稱自己也有能力省電。2011年的福島事故發生後,讓這兩件事情綁在一起了,從311東日本大震災發生以來,每年定期、定時地把福島事故拉出來鞭屍已經形成一種習俗了。
我經常感到十分費解,這麼多國際組織公布的文獻、這麼多實地考察所取得的資料,都一一證實福島事故受災範圍僅限於核電廠周邊,並且也有明確的廢爐時間表,但是還是有人情願相信一些馬路消息而視專家之言如糞土。不過我也能理解,只要繼續蒙著眼不看資料,就能毫無懸念地一邊消費明明就在家鄉安居樂業的福島居民,一邊賣賣那些設計精美的貼紙、明信片、手提袋,好生意,不做嗎?
不論如何,今天還是先來幫大家打打預防針,因為那些愛國志士已經在鍵盤前磨刀霍霍了,如果看完我的文章能讓您省下一筆錢去做些有意義的事(不管是對社會或是對您自己),那我也是功德無量了。
問題1. 福島核電廠爆炸不是造成近兩萬人死亡嗎?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如果在沒有任何資訊的前提下,「福島核電廠爆炸導致兩萬人喪生」這句話聽起是十分有說服力的,因為二戰時廣島吃了一顆原子彈就死了十幾萬人,那核電廠爆炸死個兩萬人聽起來還算是滿合情合理的,不過很「遺憾地」,並沒有炸死兩萬人,甚至至今沒有一個人被證實是受到輻射傷害而死的,這「兩萬人」是整個311大震災的死亡人數,而且絕大多數是因為海嘯侵襲而喪生,福島縣也並非罹難者最多縣(罹難人數最多的是宮城縣,約一萬人喪生)。
問題2. 福島電廠作業員不是被證實受到輻射得了白血病嗎?
這時候就會有人要拿著報紙來指教我了:「明明去年才有一個核電廠工人得了白血病被日本政府認定職災,你還說沒人被證實受到輻射傷害?」我知道很多朋友都只看中文的報導,小弟剛好人在日本,日文還識一二,事實上當時日本政府公開直言表示:「這個案例的認定並非科學實證。」既然不能證明跟輻射有關那為什麼要賠呢?那是因為日本的法律是這樣訂的!日本在一九七六年訂定了一個「放射線業務勞災的規則」,只要符合(1)一年被曝5 毫西弗以上 (2)在工作時被曝露後超過一年以上患病(3)排除其他除了放射線以外的患病理由,就可以被認可為勞災。所以即便該作業員兩年間職場生涯所 接受到的輻射曝露不到20 毫西弗,即便學理上要在短時間內接受高達500 毫西弗的曝露才有可能導致急性 白血病,法律就是法律,這樣寫就只能這樣賠了。
問題3. 福島核廢水不是污染了整個太平洋,現在還在不斷排放?
到目前為止,福島電廠方面仍持續使用污水回收淨化系統對反應爐進行冷卻,我當然知道賣貼紙的人不會有興趣花時間了解這整個降溫系統是怎麼運作的,但是你放心,我幫你讀了。
事故發生的當時,的確是有近十萬公噸(體積大約0.0001立方公里)含有放射性物質的廢水排入太平洋,但是你知道嗎?地球上整個海洋的總體積是13億立方公里,滄海一粟有沒有聽過?差不多就是那個意思。大家小學的時候都做過這個實驗(沒做過的人等一下也可以自己去做做看),把一公升的開水加入一粒砂糖,你如果能喝得出甜味也算是天賦異稟了。
福島事故後三個月,電廠就已經將污水回收淨化循環系統建構完成,這個系統能對使用過的反應爐冷卻水進行放射性物質的過濾,並將吸附後的放射性物質濃縮集中,之後再運至特定場所儲藏,而淨化過的水又再次注入反應爐進行冷卻工作。依據2013年所發佈的污染水對策三大方針:去除污染源、乾淨的水不靠近污染源、污染水不外漏,為此福島電廠增設了數項防漏設施,已有效降低地下水流入、污染水外漏的情況了。
問題4. 福島不是萬年不能居住了嗎?
有一種理論是這麼講的,「因為放射性物質(銫137)的半衰期長達三十年,甚至要三百年才能完全消失,所以福島已經萬年不能住人。」這種虎頭接蛇尾的造句法是很厲害的,俗話說的好,真正的高明的騙術叫做「九分真、一分假」,這樣才能把你嚇得嫑嫑的,接著讓你掏出錢買貼紙就容易多了。
福島縣有多大呢?13,780平方公里,是台北的50倍,是香港的12.5倍,而現在實際因為背景輻射過高而被管制的區域僅有不到700平方公里(包含即將在今年3/31解除管制的飯館村),換言之,整個「福島」有95%的區域的背景輻射都是正常的,那到底「萬年不能居住」的點在哪?更別說避難限制區隨著背景輻射降低而逐年縮小當中,就連距離電廠最近的三個輻射監測站(大熊町夫澤、夫澤三區集會所、小入野地區公民館)此刻的年劑量都已經掉到不足90毫西弗,是伊朗拉姆薩爾(一年260毫西弗)的三分之一,怎麼看都是返鄉指日可待啊!
※福島縣避難區域示意圖(取自福島縣政府官方網站)
※福島第一電廠周邊即時劑量監控,最高瞬時劑量已降到約每小時10微西弗
問題5. 福島產的食品吃了不是會得癌症嗎?
以前大學的時候老師曾對我們如此諄諄教誨:「吃什麼都會得癌症的,真的得了再治才是重點。」在這個年代還在把罹癌全推給輻射的人真的是遜到爆,就算你不是本科生,好歹也可以去台灣鯛民按個讚追蹤最新資訊,否則在場所有人都知道小於100毫西弗的低劑量輻射的致癌效應不顯著只有你不知道,這還不夠遜嗎?東京大學放射線科的中川惠一老師曾表示:「事故發生後我就熱愛福島縣的食品。」因為福島產的食物檢驗最嚴格。任何一項檢驗合格的日本進口食品,都必須符合每公斤不大於一百貝克的標準,依據這個標準,假設你非常有錢,從此刻開始每餐有一半的食物都堅持只吃日本進口的福島產品連續五十年,平均一年也只能增加1毫西弗的劑量,如果這個答案你覺得不滿意,拿槍抵著我的頭硬要我用線性假說算出風險,那答案就是0.005%,是普通人活到84歲的終身罹癌風險(50%)的萬分之一,比買到張學友演唱會門票的機率高一點點。簡單的說,只要是檢驗合格的食品,相較於致癌我更擔心高血壓的問題。
※任何一間日本全家都買得到的福島產超大碗公布丁,是本人現在最愛的超商布丁
問題6. 福島青少年甲狀腺癌不是變好幾倍嗎?
2016年末,聯合國原子輻射效應科學委員會(United Nations Scientific Committee on the Effects of Atomic Radiation, 簡稱UNSCEAR)針對後福島事故發佈了2016年的白皮書,在這份報告中已經明確到不能再明確、強硬到不能再強硬的表示:「基本上劑量非常低所以風險也非常低,罹癌率如同預期地沒什麼變化。」甚至嗆出:「沒有任何一份新的資料影響我們在2013年的調查結果或是挑戰那份報告的假設,基於此,我們認為沒有任何改變結論的需要。」如果你認為有任何其他的報告比聯合國還可信,那麼你就去信吧,小弟我就不送了。
你無法從自助餐裡找到真相
所謂的自助餐,就是拿著一個盤子到供餐區繞一繞,看到喜歡的就夾起來,看到不喜歡的加速通過,這是一個很好的用餐模式,但不是一個面對議題的正常態度,把跟違背自己預設立場的部分都忽略不看,能看到真相嗎?不是說今天我是科學家,我受過嚴格的科學訓練就比較跩,我們今天就算是在一般日常生活中,我們能不能接受任何一個人不需要任何證據的指控?甚至這種指控隨著快速的資訊流通瞬間就三十萬人成虎?經過了六年,那些由賣貼紙的商人製造、已經破解到爛掉的謠言依舊在網路上熱情奔放地活躍著,這其實是顯示著民眾對知識的否定,花錢買個自我感覺良好當然是每個人的自由,其實我也沒那麼有興趣把裝睡的人叫醒就是了。
(本文獨家轉載於立場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