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邊素救星:大阪的味噌拉麵「三日坊主 釀」

正常人聽到「味噌拉麵」這四個字直覺就想到北海道,是的,身處關西的魚老闆也是這麼想的,但是就是有人在大阪這個味噌拉麵的死亡之地開了一間味噌拉麵店,而且在Tabelog上的綜合評分還高達3.58分,這豈不是氣死爺爺奶奶了嗎?沒錯,這就是大阪的味噌拉麵:「三日坊主(みつか坊主)」的故事。

 

大阪的味噌

「三日坊主」是日本的一個俗語,意思是說,心血來潮跑去當和尚,才當了三天就不幹了,也就是我們說的「三分鐘熱度」。不過賣拉麵的三日坊主不僅僅沒有三分鐘熱度,還賣麵賣到到開了分店。

所有人知道大阪人基本上是不吃味噌拉麵的,大阪出生的店主曾經在北海道生活過四年,回大阪之後對味噌拉麵念念不忘,當時大阪的味噌拉麵店是寥寥可數,要找一間大阪人開的味噌拉麵店更是大海撈針,於是店主就決定來做大阪的味噌拉麵。

光看外觀直覺會以為是美式小酒吧

進店以後還是以為是美式小酒吧

這間位於梅田周邊的「釀」不論是內裝還是外觀都長得很像美式小酒吧,店裡也還真的在賣大阪的箕面啤酒。菜單也很酷,是一份「三日時報(MITSUKA TIMES)」,刊載了當前的季節限定與熱門品項。


味噌三連莊!

店裡長期提供的味噌三連莊,就是來自愛知縣的「赤味噌」、京都的「白味噌、以及韓國風的「辛味噌」,我個人是白味噌的狂熱者,所以不用問我喜歡哪一個了。



當地味噌OSAKA拉麵

既然我們都說味噌拉麵是北海道的玩意兒了,那麼如果有大阪味噌拉麵到底應該是什麼呢?店主決定選用大阪當地提供學校食堂的「媽媽味噌」來實現大阪風味噌拉麵的理想。三日坊主釀的「當地味噌OSAKA拉麵」的湯頭,選用大阪人喜愛的昆布、柴魚高湯,加入口味溫和的媽媽味噌以及清香酸甜的柚子皮,並額外附上白蘿蔔與海苔配料,使得湯頭的味道充滿「回家」的味道,我敢說絕對是媽媽味噌製造出來的幻覺。

當地味噌OSAKA拉麵
使用「媽媽味噌」調製的高湯,讓你有回家的感覺

彈順的中華麵

野菜味噌拉麵

野菜味噌拉麵是「釀」的招牌品項,裡頭加入了南瓜、蓮藕、花椰菜、地瓜、紅蘿蔔、玉米,最重要的是,如果你是吃全素的人,千萬不能點這道麵!因為他們在裡面加了魚介高湯!日本人所說的「無肉」只是沒有家畜肉而已,有時候魚也不算肉、蝦也不算肉,有時候只要眼睛沒看到肉就不算肉,所以如果你很在意的話,千萬千萬要跟店家再三確認。不過如果你是鍋邊素的朋友,那這碗麵絕對會讓你升天的!三日坊主特製的蔬菜湯頭是用四國甜味噌、白味噌與豆奶混合熬製而成,並加入了橄欖油,非常濃醇可口,如果可以只點一碗湯的話我也想要點這個蔬菜湯。

三日坊主釀的招牌品:野菜味噌拉麵

讓人魂牽夢縈的野菜味噌濃湯

沒有極限的附餐

1. STOUT角煮

不要問我為何拉麵店要賣燉滷肉,而且還用西式擺盤,不過既然我們都知道拉麵是中華料理,賣個滷肉不過分吧!既然是酒吧風格裝潢,擺個西餐模樣不意外吧!這滷肉是採用箕面啤酒燉煮的沖繩風五花肉,口感偏硬而不是入口即化的類型。

2. 炸雞

炸雞配馬鈴薯泥真的極度罕見了,而這使用啤酒與味噌醃漬的炸雞,已經讓我改寫我的炸雞榜了,除了高呼必點以外我已經無法用其他形容詞了。

3. 豚味噌丼(數量限定品)

包覆著名古屋味噌的豬瘦肉作為澆頭,並佐以生菜。味噌豬調味的十分美味。唯獨可惜的就是沒有連接肉與飯的醬汁,主要是因為這裡的醬汁是味噌,味噌以原本的濃度無法滲到飯裡,導致兩者融合度稍嫌不足。

 

一個理想的實現

「人生就是要味噌和啤酒」是店主的座右銘,在大阪這個味噌拉麵的荒原裡,有一群人正為對味噌的執著而奮戰著。特別想提的一件事情就是,店主十分地非常友善,而且因為身處梅田周邊還特別請了留學生翻譯了菜單,而且翻譯得十分可愛,所以如果覺得那份「三日時報」菜單雖然很酷但是看不懂,可以請老闆拿中文菜單。如果你喜歡媽媽味噌的話,店裡也有販售,不過要注意保存的問題,因為N年以前我去名古屋買了味噌開開心心帶回台灣就壞掉了,因為沒冰又過期了。

店舖資訊

みつか坊主 醸